百艺非遗⑲│公泰朝糕
时间:2024-12-26 来源: 作者:图文:邱 扦
公泰朝糕是萧山义桥镇的传统食品,一直享有盛誉,其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是不少义桥人的集体记忆。
将糯米、精白晚米碾粉后,加入定制馅点,用模板定型,经煮后,香气扑鼻,外观水淋淋、软糯糯,老少皆宜,四季常用,深受民众喜爱。公泰朝糕可以作为早点,也可在亲友中馈赠。尤其是用于庙会或民间举行上梁庆典,其用户量更是惊人,往往需提前向生产者预定。2015年,公泰朝糕制作技艺被列入萧山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艺非遗——公泰朝糕
清末民初,义桥是浙江著名的竹、木、粮、盐集散地,全镇有各类商家300余户,整个镇区屋宇联绵,人口稠密。据民国28年(1939)《萧山概况》载,当时萧山全县8个集镇中,义桥镇有常住户口4174户,位居前列。开设在上埠的公泰、升泰和下埠的源春、乾裕是当时义桥有名的南货店,店内除常年供应腌制水产品和桂圆、荔枝、红枣、黑枣、红糖、白糖等外,还有店后坊制作各类时令糕点,供应市场。其中,尤以公泰南货店制作的糕点最为著名。
公泰朝糕是将上白精糯米细磨后,加入各种作料,经蒸熟制成。出笼时,香气扑鼻,外观软糯水灵,很吊人胃口。花几角钱,店员将朝糕用箬片垫上交你手中,便可细细品尝。小贩每天早晨在公泰楼房等候,批到朝糕后,串街走巷,高声吆喝:“朝糕、朝糕,公泰的糕……”几个来回,很快就卖完了。朝糕老少皆宜,四时不绝,为当时义桥食品中的一绝。
公泰朝糕义桥食品中的一绝
随着如今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年轻一代对公泰朝糕也有慢慢淡忘的趋势。需求的减少,导致现在制作这类糕点的店铺和人员在慢慢变少和萎缩。而对于对公泰朝糕有着浓厚感情的人们来说,最感到担心的还是这份带着文化记忆的糕点能否一直传承下去。公泰朝糕,大家期待着这块带着历史文化味道的糕点,这份承载着义桥人集体记忆的美食,这个老辈人留给现代人的回忆能传承下去,希望它的制作技艺今后一直都能够保存下来,成为三江口义桥乃至萧山永恒的历史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