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简介

时间:2024-08-30   来源:萧山博物馆   作者:

1、仿西晋越窑青瓷文房用具

图片1.png

 本产品由蛙形盂钮盖三足砚、蛙形水盂、印泥盒、笔架组成。以馆藏越窑青瓷精品为蓝本,采用萧山本地矿物原料,恢复一千七百多年前烧造越窑青瓷的生产工艺仿制而成的工艺品。造型浑朴,端庄雍容,拙中藏巧,气韵灵动,秀润朗逸。深邃的内涵,优美的造型,兼集艺术性与实用性、收藏与使用价值于一体。在2010年“首届萧山区旅游商品评选暨旅游文化纪念品设计大赛”中获得唯一的一等奖。  

2、仿唐越窑秘色瓷茶具

图片2.png

本产品由一壶四杯组成,壶身有四瓜棱,杯饰四花口。其造型古朴,色泽莹润,制作工艺精良,融入唐代茶具的文化特征,是中国渊源流长的茶文化与精湛的陶瓷技艺的完美结合。此产品获得2011年度“萧山区十大优秀城市礼品之一” 称号, 2015年获得“工艺美术铜奖”, 2017年首届 “浙江博物馆十佳文创产品”奖等多项荣誉。

3、仿商周原始瓷鼎

图片3.png

“萧然问鼎”仿商周原始瓷鼎,是中国青铜文化与陶瓷文化的完美结合,既有青铜器的刚劲、古拙,又兼具瓷器的细腻、清丽,是古越文化典型器。

鼎,在我国古代被视为国之重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汉字“鼎”字有“显赫”、“ 尊贵”、“盛大”等含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等等。

4、任薰扇面人物的工艺扇

图片4.png

工艺扇的一面是清末任薰设色山水人物画,另一面是毛体的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任薰,字舜琴,又字阜长。浙江萧山人。山水、花卉、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与任颐、任熊、任预并称“四任”。

5、卡通笔

图片5.png

卡通笔的笔身印制萧山博物馆的馆标、网址及电话,笔头采用软陶制作而成的多种可爱图案,色泽亮丽,环保无毒,图案丰富;集趣味性、艺术性、信息性、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们极其喜爱的学习用品。

6、笔袋

图片6.png

本产品采用环保无防布制作,一侧印制萧山博物馆的馆标、网址及电话,有红、蓝、黄等多种颜色,色泽亮丽,图案清新。

7、张熊山水画鼠标垫

图片7.png

本产品中上部分印制张熊山水画,下部分带护手腕。

张熊(1803—1886),又名张熊祥,字寿甫,亦作寿父,号子祥,晚号祥翁,别号鸳湖外史,鸳湖老人,鸳湖老者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熊年青时代就移居上海。工花卉,纵逸似周之冕,兼作山水人物。书工行、隶,善篆刻。与任熊、朱熊合称“沪上三熊”。

8、朱凤标对联镇纸

图片8.png

本产品采用水晶材质,下表面阴刻朱凤标对联。

朱凤标(1799~1873),字桐轩,号建霞,萧山朱家坛(今属新塘街道)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殿试获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工、刑、户、兵、吏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总裁,有“萧山相国”之称。

           

9、陶录

精装笔记本,大小适中,方便携带,内印有22张馆藏陶瓷清品的图片,方便在使用时可以随时翻阅欣赏古朴之美。

图片5.png


10. 区中小学生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个性化邮票设计比赛作品集

此作品集内收入区中小学生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个性化邮票设计比赛的优秀作品,从多样的视角出发,更好的了解萧山各处的美,了解身边的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

图片6.png

11.卡包

图片7.png

12.公交卡套

图片8.png

13.便签

图片9.png

14.书画收纳包

图片12.png

以本馆馆藏萧山本地画家《陈璞山水图》为元素,采用防水潜水面料,制作成大、中、小三个规格的系列产品。大的可装文件、资料,作会务用品;中的装ipad;小号可作笔袋或手机包。三个包的画面组合成一副完整的画,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实用,又经典。

15.雅绘图收纳包

图片13.png

以本馆馆藏清代山阴画家朱瑞凝《西园雅会图》为元素,截取了画面的不同部分。采用防水潜水面料,制作成中、小两个规格的系列产品。中的可装ipad,小号可作笔袋或手机包。

16.越窑青瓷餐饮具(碗、壶等)

图片14.png

唐代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越窑“秘色瓷”,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描绘了越窑青瓷醉人的美感。

     萧山是越窑青瓷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萧山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金名片”。将盛唐时期顶尖的青瓷制作成餐饮具,让世人共享大唐盛世的魅力是我们研发设计的夙愿。

本产品由萧山博物馆研究员施加农创意设计制作。采用萧山当地矿物原料,恢复了一千多年前越窑秘色瓷的生产工艺。根据当代人的审美情趣,适当增加了青釉的厚度,使之富有玉质感。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玉璧底碗、花瓣敞口碗、瓜楞形酒壶与花口杯四件(套)具有典型唐代风格的餐饮具。

整套餐饮具造型古朴,釉色青绿,色泽莹润,工艺精良,继承了中国唐代碗的艺术风格,集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

17.纸胶带

 图片15.png

18.帆布包

 图片16.png

19.古桥印染抱枕

        图片17.png

运用扎染与刺绣的传统工艺对抱枕进行加工,通过纱、线、绳等工具,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将城河上的古桥与抱枕结合起来,将非遗技艺、文化遗产与日常用品相结合。

20.清莲杯

                图片18.png 

清莲杯以萧山博物馆藏南朝莲纹青瓷盘的莲纹为设计灵感开发试制。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崇尚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又因“清莲”谐音“清廉”,使莲花成为廉洁的代表意象。青瓷是萧山的代表性文化,色泽温润,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这款清莲杯,将清莲主题与青瓷相结合,造型美观,主题鲜明,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本水杯采用青瓷传统工艺,用1310度高温,经过72道工序2次烧制而成,釉色为影青。尺寸:高9.2CM,口径8CM。

21.云雷纹玲珑水杯

     图片19.png

几何形印纹硬陶是古越人的伟大创造,萧山地处古越国的边陲,是越国陶瓷器的中心产地之一。云雷纹是常见于商周印纹硬陶器上一种典型的几何形纹饰,采用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来源于古越人对生活环境中自然万物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古越人的审美情趣。这款云雷纹杯注入了萧山古越文化元素,地域特色浓厚;深腹的造型易于抓握,并且创意性的将云雷纹做成玲珑工艺,杯体腹部呈现出若隐若现,半透明的效果,既实用又美观。本水杯采用青瓷传统工艺,用1310度高温,经过72道工序2次烧制而成,釉色为影青。尺寸:高10.1CM,口径6.5CM。

22.霄霄与珊珊系列抽绳包

沿用了萧山的镇馆之宝两个土陶俑的形象,设计出了霄霄与珊珊两个IP形象。霄霄是个喜欢思考、喜欢动脑经的聪明小孩。珊珊性格很开朗霄霄是一个爱思考,爱动脑,心思很细腻的男孩。珊珊则是一个性格开朗直爽,大大咧咧的女孩。他们俩是很好的朋友,性格也十分互补。为了体现萧山想要创新潮流的思想,将两个IP形象进行再设计,与未来科技元素相融合在了一起,将现代科技元素与西晋时期的服装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了霄霄与珊珊这两个形象。这里用抽绳子包为载体,同时也传播了萧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IP形象设计中,也将萧山城市建筑与一些景观简化为纹样与服装相结合,体现了萧山这座古城的深厚的底蕴与飞速的发展。 

23.梅竹双雀图轴收纳包

图片22.png 

截取了清朝恽源浚的梅竹双雀图轴画局部元素作为收纳包的主图,梅竹双雀图轴绢本原画尺寸:纵164、横59.5厘米。文创收纳包面料选用Neoprene(SBR CR潜水料),拉链选用YKK,包的规格分为二个型号:小号尺寸26.5cm*20.8cm,可放置文件、电子产品等;大号尺寸35cm*25cm,可放置文件、笔记本电脑等。并同时配制卡片放到收纳包中,卡片正面是收纳包主图纹饰介绍及博物馆地址,反面将萧山博物馆、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江寺)、茅湾里印纹陶三个展馆、地址用插画方式表现出来,游客到达一个场馆后可盖展馆印章,为游客参观做打卡留念用。 

24.印纹硬陶主题手账本

          图片23.png            

产品围绕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对有关印纹硬陶的知识进行一些列通俗易懂的设问及解答,并选取印纹硬陶一些经典的图案和进化镇民族英雄葛云飞、布衣都督汤寿潜等卡通造型作为彩色插页,以趣味性的方式传播印纹硬陶文化。

25.IN生活TAO美好—印纹陶绿植罐    

陶瓷是中国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萧山也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印纹陶产业而成为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此套印纹陶文创产品即是为茅湾里印纹陶博物开馆之际而设计制作。他的创意源于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让印纹陶进入美好生活,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的距离,因为印纹陶在古代就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已失去了他的实用性。但是印纹陶的古朴造型,精美纹饰与纯手工柴烧等因素成就了他的独特的气质。成为人们向往回归自然,追求传统文化与品质生活的载体。在你的办公室,餐桌上放上一盆印纹陶绿植,让生活更加美好与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