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东流——青少年优秀陶艺作品展》今日开展

时间:2024-12-22   来源:   作者:图文:徐洁怡 田思佳 易有怀

1.jpg

12月21日,《长河东流——青少年优秀陶艺作品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展,为市民朋友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

大运河绵延千里,连通南北东西。今天,它依然流动,联通古今,见证民族的繁荣与变迁。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回望历史、展望未来,萧山博物馆开展“长河东流——青少年优秀陶艺作品征评”活动,历时7个月,征集了300余件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树人学院、萧山六中、北干小学等学生创作的陶艺作品。青少年们用陶泥讲述运河故事,展示运河魅力,感受运河文化。

200余件作品,共述运河古今

此次展览共展出陶艺作品200余件,分为《运·行舟》《韵·诗路》《YUN·新生》三个篇章,体现多元包容、互联互通的运河文化和精神。

运·行舟。浙东运河沟通南北东西,航船辐辏、工商并茂,是水脉也是经济动脉。随着浙东运河开通,萧绍一带物产丰富、人口增加,漕运商贸络绎不绝,长期不衰,推动了经济持续发展。

5.png

在这一篇章中,你会看到形态似鱼非鱼,头部有点像龙,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这一“奇特”生物。它就是镇水兽,古时候的人们希望它能够平息水患、魇镇海波。还可以看到运河上的主角——纤夫。他们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脚踏纤道,助力船只航行。

韵·诗路。浙东运河不仅是促进贸易往来的经济动脉,也是人们心灵河床上的文化之河。文人墨客沿着运河揽胜寻踪,一路寻访一路诗,或描写运河景,或记载见闻,或分享心情。在这一篇章,不仅展示了运河上的古桥、寺庙,还可以找一找哪些是文人墨客写下的运河古诗?有没有“诗坛大咖”?“浙东第一”指的是什么?

YUN·新生。现在的浙东运河还是一条生生不息、生机勃发的活力水道。它滋养着沿岸土地,丰富了运河沿岸的生物多样性,承载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迸发着澎湃的新时代活力。

21.6米长卷,绘制运河风貌

12.png

当天,围绕“运河”主题,萧山博物馆开展了“长卷绘运河”活动,让观众走近运河,进一步传播运河文化。

13.png

运河是什么颜色的?是象征悠悠流淌的蓝色,还是代表千年历史的黄色,或者是生机勃发的绿色?

“杏”运有你,运河寻芳

“杏”运有你,运河寻芳。“‘杏’运有你”科普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热情参与。小朋友们通过观察银杏树叶、了解银杏的植物科普知识,还用银杏树叶制作一幅运河主题绘画,用“秋冬顶流”留住这一特别时刻的运河美景。

主题文创产品,赋予运河另类的美

19.png

“长河之声陶瓷鱼哨”

20.png

“滑动鼠标和御驾南巡”鼠标垫

结合展览主题,浙江树人学院的大学生们还设计落地了从“长河之声陶瓷鱼哨”到“滑动鼠标和御驾南巡”鼠标垫等一系列专属文创产品。

今年,萧山博物馆与浙江树人学院达成深度合作,从联合挖掘运河文化,到文博创设项目落地、开发研学获奖等,为展览增添了浓厚学术氛围与教育意义。双方共建的大学生兰馨志愿队,不仅提供文化导览,还成为“学生——导师”模式的实践者。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传授者,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

22.png

当天,参加活动的嘉宾还为参与陶艺创作的青少年朋友颁发了入选证书。

本次展览时间将持续至2025年2月28日,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萧山博物馆感受运河文化的无尽魅力。

除此之外,萧山博物馆还有“长河东流”主题印章、“巳巳如意”萧博士迎新活动等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