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开幕!一线考古青年共话萧山千年

时间:2024-04-07   来源:萧山博物馆   作者:

微信图片_20240407111528.jpg

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十位青年策展人居然齐聚萧然化身讲解员?在萧山区博物馆,正在举行的“铲释萧山-萧山2023年度考古记”临展上,这场纵贯千里、穿越千年的会谈成为了可能。

190件(组)考古出土文物在展览技术加持下,集中亮相,成为大展的“重磅嘉宾”。可以想见,此展将引起一波持续性的观展热潮,正如有人在朋友圈里说,“看展,跑去过中国考古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这次是在家门口,一线考古工作者亲自带着看。”

其实,考古人,才是这群青年的真实身份。对于正在推进的考古前置和文博振兴,这场展有什么意义?青年人说考古,为啥惹人瞩目?让我们从这场临展说起。



悠悠风华韵,激荡八千年。

说起萧山,跨湖桥文化自是不可不提的。八千年的文明史,两千年的建县史,才浓缩成巍巍萧山的今时之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独木舟”们被覆盖在厚厚的尘土之下,从人们的视野里彻底消失。

考古的魅力,让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深感词穷,流水争先,成为亲历者和见证者。

20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先后发现了茅湾里窑址和上董越窑窑址等大量文物遗址。80年代起,文物部门先后对城区北干山、河庄蜀山、城南溪头黄等建设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萧山开始大规模考古。2021年起,考古工作因时而变,在“考古前置”政策的推动下步入全新时代。

人世间的事,若只是源远而不能流长无疑是一种遗憾,庆幸的是,始终有人守护和钻研。

历经多年坚守,大量文化信息不断被提取,萧山历史景象逐渐清晰,文化脉络被点滴串联;历经三次不懈的考古发掘,跨湖桥遗址把浙江史前文明推进了千年,被列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历经新时代文博人的坚守,2023年茅湾里印纹硬陶博物馆拔地而起,一跃成为国内研究陶瓷的重点单位......

考古青年化身策展人,既是对考古精神的传承,也是赓续千年文脉过程中最美的注解。萧山博物馆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尘封的历史,从石器到青铜器,从原始瓷到青瓷,每一次的凝视都能听到历史的低语,悠悠细语不仅来自你面前可爱的策展人,也来自行走在岁月里的“青年”。



考古青年缘何而来?

2023年,为严格落实“考古前置”政策,萧山区委、区政府充实了本地考古队伍,加强考古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确保地下文物安全,搭建萧山文明探源工程。

积厚,要求盘活考古资源;而流广,重点则是阐释文物价值。

一线考古人“华丽转身”,只为讲好萧山故事,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优势:

更有话题度。十位青年来自不同的考古工地,“考古人”的身份惹人瞩目,当他们娓娓道来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多重身份之间自由切换,为话题热度再添一把火。据悉,青年考古讲座和考古活动体验日等系列活动也将配套积极开展。

更显年轻化。一众95后以独特的视野和生活质感,改变了考古往日不张扬的做法,开始更多在台前“卖力吆喝”,开辟独特的“考古辟谣专栏”,以寄语的方式用情用心和观众对话,以照片记录考古人的三餐和四季,用更具有人情味的叙事方式,吸引更广大的观众群体。

更懂观众。展览“高颜值”已经成为观众观展的重要衡量因素。起草展览文本、挑选文物、制作宣传视频、打造配套活动等各环节,无一不是由青年策展人亲力亲为,倾情策划,内容充盈、形式活泼的设计风格,完全长在了观众的“审美点”上。



本次展览分为【积厚流广—萧山考古大事记】【鉴往知远—2023考古工作记】【掘光见影—考古生活印象记】三个部分,还特别开设趣味印章打卡点、活动体验区(摸一摸、拼一拼)等互动形式。

本展览以回顾萧山考古发展为始,围绕2023年度萧山地区考古发掘工作做延伸性展示。以考古人的温度,诉考古中的故事,展考古后的文物。由各位萧山考古技术专员分享考古发现的内容,科普考古知识,宣传地方文化。探索幽幽文明,奏响越地风华的悠悠长歌。

相关资讯敬请关注“萧山博物馆”公众号。